当地时间1月29日,美联储结束今年首次货币政策会议网上炒股融资,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.25%至4.50%之间不变。
这是美联储自去年9月连续降息以来首次按下暂停键。
“按兵不动”符合外界预期,但未符合特朗普的预期。他在利率决定出台后痛批美联储。
外界认为,开年暂停降息显示出美联储的谨慎态度,2025年利率政策走向将与“特朗普因素”密切相关。
“三连降”后为何停步?
此前,为抗高通胀,美联储激进加息525个基点,将利率推至20多年来最高点。
随着通胀降温,去年9月,美联储4年来首度降息,被认为启动宽松周期。此后连降3次,总计100个基点。
“三连降”后,美联储为何停下脚步?
综合各方分析,首先,或担忧通胀反弹风险。
美联储会后发表的声明称,最近指标显示美国经济活动继续稳步扩张。近几个月来,失业率稳定在较低水平,劳动力市场状况依然稳健,但通胀率仍然略高。
数据显示,去年12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(CPI)同比上涨2.9%,较11月扩大0.2个百分点;环比增长0.4%,较前一个月扩大0.1个百分点,创2024年3月以来最大增幅。
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,核心CPI环比增长0.2%,同比增长3.2%,涨幅较前一个月略有收窄,但仍高于美联储设定的2%目标。
经济学家指出,当前美国通胀率虽早已从2022年超9%的40年最高水平大幅回落,但与美联储设定的2%目标仍有距离,近期数据表明美国通胀问题可能再次反弹。特别是最为美联储看重的核心CPI数值显示美国价格上行压力依然顽固,促使美联储对进一步降息持谨慎态度。
尤其引人注意的是,此次美联储声明中“丢失”了去年12月声明中的重要表述:通胀率朝着2%的目标已取得进展,并重申通胀有所高企。
这一变化被市场嗅出“鹰派”气息。受此影响,美国三大股指一度跳水。
外界认为,最新声明显示出美联储对通胀的担忧重燃,担心降通胀的进展是否停滞。经济表现稳健、劳动力市场走强,但通胀上升,使得美联储放松货币政策的动力减弱。
其次,特朗普新政策尚待观察和评估。
在新闻发布会上,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,美联储正在“等待”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并实施具体政策。目前,关于关税、移民、财政和监管政策如何实施尚不清晰,美联储将密切关注并作出评估,然后制定政策应对措施。
此外,保持利率不变可能意在彰显美联储捍卫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姿态。
就在此次货币政策会议前,特朗普施压美联储降息,并称自己比美联储官员更懂货币政策。
当天,在利率决议出台后,特朗普立即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猛批鲍威尔和美联储,指责他们未能解决通胀问题,并承诺将通过自己的政策来解决,包括释放美国能源生产、减少监管、重新平衡国际贸易以及重振制造业。
舆论指出,特朗普的批评延续了他一贯的直接干预货币政策的做法。在特朗普的压力下,美联储或许认为需要与政治保持距离,如果任由特朗普干预利率决策,将削弱美联储的独立性,也不利于其进一步控制通胀。
进一步降息门槛变高?
在去年12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,美联储官员预计,2025年的降息步伐将放缓,全年或降息75个基点。
美联储开年“按兵不动”,是否进一步预示了2025年的利率政策路径?
有观点认为,美联储或进入新的观望阶段,进一步降息的门槛可能变高。
按照鲍威尔的说法,由于通胀率仍高于2%的目标,美联储将等待通胀进一步改善或劳动力市场疲软后再进一步降息。“我们不需要急于调整政策立场。”
鲍威尔还强调,美联储没有预设路径。
美联储最新声明还保留了去年12月声明中提到的降息“幅度和时机”,并强调利率决策将基于对未来经济数据、不断变化的前景和风险平衡的评估。
那么,美联储具体会如何操作?目前市场意见分化,各种可能性似乎都存在。
许多投资者预计美联储今年将继续降息,次数可能超过2次,但也可能仅1次;还有部分投资者预计2025年不会降息,甚至还有加息的预测。
不管前景如何,通胀率仍被认为是影响美联储利率决策的首要因素。
经济分析人士指出,目前,美国通胀总体进入下行通道,但下行趋势是否稳定仍有待观察。
与此同时,美联储还会根据美国经济变化,参考失业率、经济增长等数据综合施策。
“特朗普因素”则被认为是影响今年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另一大变量。
经济学家警告称,特朗普的政策将带来不确定性。
“外征关税内减税”、放松监管、提高国内石油产量等扩张性政策可能会促进经济增长,但也会增加通胀飙升的风险,再加上大规模驱逐非法移民或导致劳动力市场紧张,一系列政策效应可能抵消美联储近年来取得的进展。
有分析指出,对美联储而言网上炒股融资,如何妥善调控利率,在降通胀与稳就业及经济的“双重使命”之间取得适当平衡将是挑战。因为降息太慢会危及就业并限制经济活动,降息太快则可能妨碍通胀达到2%的目标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股票配资招商_最大实盘配资_鑫东财配资观点